【全球观察】通胀高点未至,警惕三因素引发美国通胀超预期

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2021-05-14 13:20:00

事件:美国4月CPI录得4.2%,核心CPI录得3%,双双超 市场预期,引发市场通胀担忧,美债利率上行,黄金上涨,美元指数上涨。

CPI超预期主要在于耐用品价格上涨超预期,能源环比为负贡献。4月CPI除食品和能源(权重20%)的商品同比上涨4.4%,环比上涨2%;而CPI食品(权重14%)上涨2.4%,环比上涨0.4%,而CPI能源商品环比下跌0.1%,与原油价格表现一致。因此,4月CPI的超预期与消费旺盛的表现及预期一致。

对于美国通胀全年节奏,通胀在2季度冲高后小幅回落。5月CPI或接近5%,核心CPI或达到3.5%,随后有所回落,全年中枢CPI或在3.5%,核心CPI2.6%,美国2021年将进入高通胀时期。

高通胀的宏观背景主要包括美国居民资产负债表健康且储蓄率大增、供需矛盾、财政的刺激。

1)美国居民资产负债表健康且储蓄率大增。本次危机不同2008年次贷危机,本次居民资产负债表健康,且在股票和房地产市场大涨的背景下,财富进一步积累。同时,大额的财政补贴也带来储蓄率的提升,截至2021年1季度,美国储蓄率高达27.6%。

2)美国供需矛盾仍大,一季度美国私人库存下降855亿美元。一个典型体现在汽车产业。4月CPI二手车环比涨10%,创1952年以来新高,同比涨幅24%。与非农就业数据相呼应(汽车零部件行业就业下滑),凸显了当前产业链受阻,产品供应不足的现状。

3)财政刺激继续“火上浇油”。拜登的大规模财政刺激特别是直接给居民发钱,扩张效应明显。叠加后续的基建计划的预期,美国的商品在强需求、补库的带动下,涨价明显。

警惕低通胀环境的扭转,三大因素可能导致超预期:

1)劳动参与率下降,服务业成本上升。低收入群体在财政补贴下就业意愿弱,工资薪酬上涨压力带动服务业在复苏过程中服务价格上涨超预期。

2)耐用品价格持续上涨。耐用品的需求旺盛带来价格上涨,特别是在供应链受限的情况下,供需矛盾带动价格上涨。

3)大宗商品特别是原油下半年继续拉涨。随着出行的恢复,以及碳中和背景下钢铁等产能或受限,带动能源与原材料价格上涨。

通胀超预期上行加速了市场对联储政策转向的预期,警惕后续美国通胀上行幅度。同时,我们一直强调关注3季度QE Tapering信号。加息可能性的提前,意味着宽松削减以及信号释放确定性的上升。


>>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《通胀高点未至,警惕三因素引发美国通胀超预期》具体分析内容(包括风险提示等)请详见完整版报告。